建议提案
贵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贵阳市工商联提出的《关于强化土地集约利用促进贵阳贵安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的提案》收悉。现提出如下会办意见:
一、坚持规划引领。进一步强化国土空间规划科学性及约束性,高起点编制完成经开区工业集聚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研究范围用地面积30.56平方公里,其中工业集聚区面积22.68平方公里,规划范围内的工业用地约为11.04平方公里,占经营性用地比例约为95.8%,符合贵阳市政府关于推进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中要求开发区工业用地占比70%的要求。
二、坚持集约高效。一是强化空间开发利用。2024年内完成小河转盘、清浦路、清黄路、大兴广场、浦江广场等共计约7公顷的地下空间的改造建设。二是认真梳理盘活存量。经核实,省自然资源厅下发经开区2024年闲置处置任务,面积为273.0794公顷,涉及地块68宗,现已达到开工要求的21宗,面积60.8779公顷,按照部门职责分类“一地一策”做好跟踪服务。三是鼓励企业改造提升。因产业升级等需要,在符合安全的条件下提升土地利用效率,通过增加容积率等改建、新建厂房及研发等配套设施;鼓励相邻地块使用权主体或者联合体联合改造,优化空间布局,实现土地高效利用。四是加强监督管理水平。对已完成的10宗工业新型产业用地,总用地面积53.3153公顷,已批准的建筑总面积约为130万平方米,纳入监督管理清单,定期开展督导检查,促进企业投产达产。
三、强化营商环境。一是高质量提升企业入驻率。坚持高标准建设,高质量抓好“一标房一主业一方案”的实施。经开区现已建设标准厂房191.95万平方米,通过消防验收标准厂共计94.42万平方米,已入驻87.58万平方米,入驻率92.76%。二是高标准供应土地提质效。不断修改完善经开区“标准地”出让工作方案,加快推进“标准地”供应,全力保障符合规划、产业政策和用地标准的项目尽快落地。近年来,经开区完成“标准地”供应5宗,第1宗“力锋标准地”已基本建成,预计7月底投产。
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2024年7月4日